大徐

Icon

中山公园、南池子、王府井、隆福寺,淘书一日游

昨天周五依然休假,早上9点多起床,在有道用“旧书”、“旧书市场”、“旧书摊”几个关键词搜博客,搜到一大堆。从里面发现有人说中山公园里面有旧书市场,还有说隆福寺大街上的中国书店的,于是我背上个小包儿就出家门了。路上我想我是不是疯了?至今为止类似的癖好已经是第三个,前两个是邮票和黄色图片,都是先特别喜欢,进而发狂的搜集,后来又逐渐失去兴趣。我对书,对旧书的迷恋会不会也逐渐消失掉?

小时候有几年我非常喜欢邮票,好像是87年左右,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和姐姐一起集邮,经常用零花钱以及通过各种方式积攒起来的钱去东单邮局边上得邮市买邮票。我记得通常是攒够5块钱或是10快钱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跑去东单邮局,那时候我家住在北京站,建国门往南一点儿,紧挨着铁路。钱的来源并不固定,纯粹的零花钱比较少,经常是卖废品的钱,还有给家里打酱油剩下的钱,或是单独跟父母要的钱等等。对于黄色图片我打算另起炉灶写个小文儿。

北京站离东单的距离并不远,但也不近,估计有4、5站地的样子,记忆里我有时候走着去,好像也坐公共汽车。当时的北京站前还没什么大的建筑物,王府井大街两侧还都有树,也有铁栏杆。汽车很少,公共汽车都是黄色飘红条、地面铺着木头条的那种。邮市的人通常很多,好像现在的动物园的摊位一样,我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转,看到喜欢的邮票就买,直到钱没了就回家。几块钱能够买不少邮票,我肯定是不懂的,就是乱买。刚才尝试找八几年王府井大街的照片没找到,但当时的样子我记得非常清楚。

小的时候我住在北京城里,其实也是二环以外了。是个地道的“胡同串子”,我住的胡同叫“抽屉胡同”,大概是因为胡同的结构像抽屉所以用的这个名字吧。北京的胡同名字比较有意思,一般都是有来头的,我查过抽屉胡同,但是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来头。对东单、王府井有几个记忆:
1,前面说过的王府井大街两侧还都有树,也有铁栏杆。树好像挺高的样子,也挺茂盛,夏天走在王府井大街上很凉快;
2,东单和长安街交叉的路口西北角以前有一个炸春卷儿的小铺子,特好吃,老去吃;
3,百货大楼里灯光不太亮,里面很高,挺空旷的,柜台不多。张秉贵爷爷已经退休了;
4,东安市场原来叫东风市场,就在我小学的时候改的名。开始我不知道改名了,当时还在王府井大街上的公共汽车上和一个小哥们儿争论来的,后来售票员阿姨出面确认了这个问题;
5,爸爸有时候带着我到东单的一个澡堂子洗澡,名字我没记得,回头问问我爸。当时的情形就和电影《洗澡》里面的一样,洗过之后在床铺上歇着,有大白毛巾,还有热腾腾的小毛巾。澡堂子里干什么的人都有,挺热闹的,一般去一趟好像得半天儿吧。

扯远了,回到我昨天来。公主坟大一路到天安门西下,直接先去了中山公园。天安门两边红墙前面的座椅挺爽的,不少人在这里晒着太阳,我看有无家可归的人,有情侣,有准备回家的打工者,也有刚来北京旅游的人。中山公园门票3块,好像从小我就没进去过一样,很陌生。不过里面环境非常好,异常干净和整洁,而且周五人也非常少,这里非常适合晒太阳。在古松柏树下面走过的感受非常惬意,公园不大,最北边就是筒子河了,应该是故宫的西南角儿。

这里有打太极的有唱戏的就是没卖书的,问了一个大爷也说没有,唉,估计看错了,不是北京的中山公园?离开中山公园以后步行从天安门前走过,到南池子大街向北走,绕弯穿过缎库胡同、普渡寺西巷到东华门、王府井、隆福寺。南池子太有名了,原来属于实打实的内城,多尔衮就住这里,后来胡适也在这里住过。详细的资料可以看看:南池子街区 从贵气向华丽转身。刚才在网上找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昨天驻足的一个宅院特别像是“缎库胡同17号”,这处宅院是四合院的布局,门口有砖雕、有门堆儿,现在是大杂院,不过依旧保存着。

缎库胡同17号

东华门附近没有工行没有建行但是有花旗银行,没有茶楼没有戏园儿但是有咖啡厅,有点操蛋。走在王府井的步行街中间,我仍旧害怕后面会不会有车撞过来,或是有刺耳的喇叭响起来。仔细看看周围走路(非逛街)的人大多也是在步行街的两边走,估计我们都对步行街不适应。东安市场还在,新起了新东安市场,百货大楼也还在,就是里面全变了,和所有的大商场一样,漂亮了。

王府井大教堂门口有拍婚沙的人,为了拍几张虚假的照片在人群里闪来闪去。力生门口的蹦极上也有老外的呼喊声,下面仍然有不少人抬头观看。这里也永远不会缺少开好车、西装革履的人。大多数商店都是为外国朋友准备的。年轻人一群一群的在这里汇合。

对于隆福寺,我没有什么印象,这里虽离北京站不远,但已经出了我的活动范围了。隆福寺大街里五十多家古、旧书店我从来没见过,不过今天去还是找到了隆福寺大街西口得中国书店。现在的隆福寺大街比较萧条,好像那场大火以后就失去了以前的活力,白魁还在,现在还有混沌候,卖书的没有了,卖衣服的多了。海淀图书城里的中国书店我以前经常去,不过没买过都是逛,印象里书都挺贵的,即便不是老书也只是打个挺低的折扣而已。不过这边的中国书店还不错,除了很多打8折的书意外还有一大堆1块-10块的书,书店一般大小,估计有100平米左右的样子。

我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淘过去,手里搬的书约来越多了。这里基本上都是正版书,当然也有盗版的,不过不多。最近几年的书不少,年头长的也不少,确实是很爽的地方。我淘到的书:
唐老鸦《我在美国当农民》8块
贾平凹《长舌男》10块
王小峰《不是我点的火》10块
马丽华《十年藏北》10块
孙绍振《美女危险论》10块
石井《麻尼台》3块
李兴华《我哥本山》5块
古道《古道随笔》6块
钦志新《扫黄前哨》5块
王跃文《跪倒石榴裙》5块
梁左《笑忘书 梁左作品选》8块
王欣、夏济《产品经理实战手册》5块
李皖、史文华《民歌流域》5快

后来到家旁边的旧书摊上又淘到了一本房龙的《宽容》,5块。这个旧书摊位于海淀区增光路的美廉美超市下面的二层市场里,赠光路是甘家口的示范街道。这个书摊我去了估计得有小10次了,频率不固定,估计一个月左右去一次的样子。从开始的淘十几本书到后来的7、8本,4、5本,直到昨天的1本。书摊进书频率慢,感觉经营的一般,面积不大,分成2块、3块、5块、10块的区域。我跟老板已经认识了,我胖,肚子也大,蹲着跪着非常难受,虽然每次老板都拿来一个椅子让我坐着慢慢淘,但是我还是提议把新来的书放到一起,要不每次都得都翻一遍。看样子这个旧书摊已经被我淘的差不多了,进书也不块,没什么去头了,不过我还不死心,一个月以后我还得去一趟看看。

070216更新
在北京找旧书市场可以参考下面的这篇博客
北京旧书市场介绍帖子精华

分类: 生活日记

标签: , , , ,

评论

个人介绍

大徐 / cnxjj
大徐

微信订阅号:趣味方法学
微信订阅号:趣味方法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