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活儿
最近开始找活儿干,这真是个耗人的事儿,估计也会是个夜长梦多的事儿。
最近5年一直没找活儿干,没找活儿干不是没干活儿,也不是自己干活儿,而是有这样那样的机会。其实也不是有这样那样的机会,而是有一位大哥一直罩着,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因此一直以来处于职业的上升期。这句话听着有点拧巴,其实也不拧巴,就是有点贫,如果你看过刘震云写的字儿,马上就能乐出来。刚刚读过刘震云老师写的《一句顶一万句》,真心的喜欢,觉得这是好东西。觉的有点仅次于冯唐,和贾平凹平起平坐的感觉。现在,我已经把一件事说成了另外一件事,或者把一件事说成了8件事了,算了还是说找活儿干的事儿吧。
这次找活儿有几个特点,一是已经多年没自己主动找过活儿了,二是一边找活儿还一边干着学车、装修这两件耗人的事儿,三是年纪过了三十了,四是有了管理经历了。这几个特点决定了这次找活儿将是个耗人的事儿,除去自己对职业的规划有了更多的认识以外,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也有了些许的变化,另外也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年龄的问题,还有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不过我相信这些都不是问题,一个坚强的人面对这些小菜儿无外乎就是一个过程和一个经历而已,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撼动我的内心世界了。
说来说去,其实我是想说点找活儿过程中有意思的事儿,或者没什么意思但对自己有触动的事儿。
1,面对比自己小的面试官
近年来身边这种情况其实已经越来越多了,成长起来的80后们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间力量,没有出息的老人们就只能面对这种情况了。再说多年前我刚毕业的时候也给大我十多岁的学土木工程的一帮工程师面试过,最近两年也面试过一些年纪比我大的人。这不算什么,没什么可悲观郁闷的,只要能抱好了平常心,这不是问题。对自己有平常心,对别人有平常心,对机会有平常心,对事情有平常心。
2,下属和上司顶上了,怎么办?
这是在聊一个产品部门的管理职位时被提的问题,前提有几个,一是下属是个精明强干富有经验又很自负的产品经理,二是上司直接过问了下属的工作并和这位产品经理在业务上有截然不同的观点,问题是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之前我就遇到过,无论是在做产品经理的时候还是做管理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棘手的情况,不好解决,也不是一时能解决的。首先我的基本观点是: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面和看问题的角度。二,人无完人,每个人不可能没有失误和片面。三,上司和下属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觉得解决的途径主要在几个方面,沟通、预防、雄起。
首先是沟通,沟通在任何时候都极其重要,在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尤为重要,特别是有上下级关系的时候。另外做产品无对错,条条大路可以通罗马,多爆出些火花未尝不能找到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每个人说话做事经常会像刘震云老师笔下的人物一样,一件事后面藏着八件事,其实就是表象后面可能藏着没有表露出来的真是想法。沟通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和判断出对方的根本想法,知道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其次是预防,预防也就是获得上司的信任,这是产品经理、产品团队必做的功课之一。如果通过工作态度、工作成绩、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一系列的日常表现获得上司乃至大老板的信任,产品团队就不会面临上面所说的这种来自于上司的挑战。产品经理必须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很难,有着方方面面,也要对人对事对机会。
再次是雄起,雄起的意思是要适当的顶一下来自上司的压力。产品团队是专业化的团队,产品经理也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做产品上的决策是产品经理的本职工作。上司乃至大老板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也有不同的视野,但毕竟这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他们能够花在思考和研究产品上的时间能有多少呢?因此上司偶尔做这样的时候还能容忍,但经常这样干就是产品团队不能接受的了,毕竟产品团队是专业化的团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产品经理是需要创造力和执行力并重的岗位。
3,如果让你做某某产品,你具体会怎么做?
我以前就被问过这样的问题,当时觉得这个问题挺犀利的,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这次找活儿又被问到这个问题了,之前怎么回答的我早就忘了,但很庆幸我在面试别人的时候从没有问过这个问题。这次又被问到,有些不爽,但出于礼貌还是认真回答了这个提问。这次我主要是从做事情的方式方法方面回答的,做数据分析、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自己的情况等等。快说完的时候被对方打断,再次重申了他想知道的是我具体会怎么做,我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现在回答不出。结果可想而知,我被认定是个“不能做东西”的人。
我觉得首先这是个不应该被问的问题,如果做事情不需要数据参考,不需要仔细研究,不需要仔细思考,肯定不行。直接拍脑袋能拍出什么东西,绝大多数人拍出来的绝大多数点子都会是臭点子,在几秒钟的时间让人回答这个问题,简直无法理解。其次这个问题太大,太虚,做一个产品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从市场到用户,从核心价值到生命周期,从研发到运营,可以说的太多了,从何下嘴呢?当我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有料的时候,我会聚焦到某一类问题,甚至于某一个问题上,从中看他的料。当我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有大局观,是不是有规划的能力时,我会通过看似随意可以回答的一些问题来总结,我不会要求一个人在几秒的时间里面回答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即使是想知道一个人的创造性、创新能力、反应能力,也不应该采用这种方法。
讲的蛮好,学习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