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们将何去何从呢?(3)
有关电影。
对于电影,我基本上是盗版派,不过由于最近几年收入的升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各种外来手段的影响,去电影院比前些年要多多了。盗版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网络在线看,偶尔也下载了看,不过下载太费劲了,比较少见。而在线看用的最多的就是pplive,现在变成了pptv,虽然广告很多,但为了看免费的电影,还是一直坚持着。
最早对电影的印象,是小时候,爸爸偶尔带我们全家去看电影,那基本上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一般都是爸爸下班以后兴高采烈的已经把票买回来了,然后我、姐姐、妈妈收拾停当一起出门去看电影,这是全家的大活动。然后更幸福的就是每次都还会给我和姐姐一人买一个蛋卷,那时候的蛋卷真好吃啊。已经记不起来那时候看过什么电影了,只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好像叫东陵大盗。之所以深刻是因为有一个镜头把我差点给吓死,是盗墓贼在慈禧的墓室里面拿慈禧嘴里的夜明珠,结果慈禧诈尸了!这个画面的印象太深刻了,墓室里面昏黄的灯光,黑影重重的,吓死人了。
长大以后,就基本没怎么去看电影,顶多有学校组织的,比如去看离开雷锋的日子这样的电影。这些年间,电影院愈发的萧条,电影院好像也越来越少。再后来忽然间电影又火热起来了,大家又都跑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尤其是年轻人,电影院又成了约会的一个号地方了。有人说,现在国内的电影已经越来越垃圾了,可能吧,都是娱乐片,都要面对市场,不娱乐的片子基本上上不了院线。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娱乐的大片虽然弱智,但还是可以娱乐一把的,生活压力那么大,就当消遣了呗。
对于看盗版电影,我并不觉得脸红,一方面是因为我有时候也去电影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片子我没有地方去。只有通过盗版的方式看,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还是通过盗版碟,都是一样。那么多的好电影,身在中国是看不到的,如果没有盗版,可以想想我们的生活将变的多么无聊啊,不是因为不想付费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总的来说,我希望自己多去电影院,电影院的享受还是不一样的,但是更多的电影是在电影院看不到的,没办法。
这个“哥,我们将何去何从呢?”系列写到这里已经有了3篇,分别是书、音乐和电影,这是当下主要的三种文化产品之一。只是介绍了一下我自己的情况,也就透露了我对版权、出版产业、文化产业的一些小想法。后面还有一个4,说的是一些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会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估计会比较难写。
今天百度文库已经删除了绝大多数的版权文件,这个我支持。如果明天百度MP3也搜索不到版权音乐了,pptv也看不到版权电影了,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好片子我会去电影院和女朋友一起看,不过很多国内的片子说实话让我感觉到不值得去电影院.盗版在一定程度上是宣称,广告.
盗版存在是有它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