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公司能否支持OpenID?
这次参加网址年会OpenID的讨论,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来服务于网民。在聚会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微软、雅虎、谷歌”这三家公司在有生之年不会支持OpenID,这个结论我认同。面对这个结论我生出了不小的迷惘,对于大公司的执行力和心态,我并不乐观。
其实任何地方都圈不住用户,聚会里面也提到了目前的注册流程,现在的注册流程已经很简单了,多数地方只需要提供email地址、密码、昵称就可以注册成功,几秒钟的时间而已,有的地方甚至不需要重复密码就可以注册成功,可以说已经是极度的简单了。大公司的产品线一般会比较多,很多时候某个产品会不尽如人意,而且在听取用户声音、反馈、修改bug、升级功能等等这些事情上也会走的更笨重一些。而用户是很挑剔的,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很喜欢动的,所以用户经常会流失。面对这个问题,现在看上去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对用户来说,能够使用自己认可的产品是终极目标。在不满意的时候一些用户会忍,一些用户会放弃,一些用户会选择其他的替代。既然圈不住用户,很多新兴的网络服务都在尽可能的降低注册成本的同时积极开通API,让更多的其他网站可以使用他们的接口,让更多的用户可以方便使用这些微内容。这对大公司的产品线来说是个打击,很多微内容可以合并起来一起共享用户、共享服务。我在想,会不会以后形成一个局面,一部分功能互补的网络服务通过OpenID这类用户平台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网络服务群体”,这个产品功能丰富、用户使用流畅、用户的可选择性很高,可扩展性也很强大。这类网络服务群体共享用户、共享服务,形成完美的用户体验从而获得极大的竞争力。并且这类网络服务群体可以同时存在多个,群体中的个体可以互相交叉由用户来选择,形成“网络上的共产主义”。
大公司首先要认识到圈不住用户,也要看到面对诸多小公司、小服务他们已经不再有绝对的优势。互联网一直在改变,门户网站可以改变互联网,blog可以改变互联网,OpenID会不会改变互联网?我想它会改变互联网,即使不是它改变也会是这个平台性的概念以及之后衍生出的诸多应用最终改变互联网。
大公司可以采用收购的方式部分解决这类问题,而且现在看确实是已经这么做了,大多数的大公司都会采用收购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产品线,或避免更大的竞争。这样看来可能未来的蓝图会是很多小公司、服务被收购,最终还是几大公司垄断来进行竞争。但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大公司的收购,也同样存在需要建立OpenID这类通用用户平台的问题,因为在收购后需要对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
所以,大公司需要OpenID,需要通过OpenID来进行mash up。其实大公司内部我想都在进行着资源统一工作,也都在谋求着对产品及内容进行mash up。对于大公司来说最大的障碍我想是共享出自己用户,因为大公司是目前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占有资源具有声势并且具有大规模的产业能力,他们有实力可以进行足够的市场公关活动,他们有实力随时抄袭或者收购一些公司的产品。
微软有passport,谷歌有,雅虎也有,这些大公司在谋求着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的时候能不能考虑更大范围你的资源整合呢?悲观的看难度非常大,首先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并且目前看因为竞争的原因把资源贡献出来也不现实,OpenID是否可以形成标准还未知,OpenID能否被足够多的组织和个人接纳也还是个长远的目标。等等诸多原因导致大公司目前不会支持OpenID,而且在几年之内我想都不会支持。但并不保证将来不会,就像手机逐步成为大众消费品,就像互联网逐步成为人们生活必须一样,任何事情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也许未来的某个时刻雅虎会公开支持OpenID。